一個決定影響孩子一生
每年學期尾,家長總會為一個問題煩惱,到底應該選擇那一間小學,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家長就更加會有這個問題,一方面,可能會擔心小朋友在學校上追不上學術,讀得非常辛苦。但另一方面,如果要選擇一間學術要求較低的小學,似乎又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。即使知道自己孩子能力未如理想,但心中仍然想放手一搏!
往往最難決定的,就是一些整體能力不差,但有一兩個範疇較弱的小朋友。普遍來說,家長都認為他們可以應付日常的課業,但另一方面卻擔心他們適應不了學校的生活。
選擇小學的建議
學校的支援是非常重要,包括老師是否有相關經驗,言語治療服務,學校有沒有外聘的職業治療服務,教育心理學家服務。很簡單的說,孩子到了小學之後,他們第一件事便是適應學校的新生活,周圍的就是新的同學,所有學習模式及社交都跟之前完全改變。所以支援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!
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認知能力較高的孩子,適應能力弱的小朋友,應該如何選擇?首先應放在首位的,就是孩子的適應能力,其次才是學術發展。家長還需要看的就是他對自己的自我認知能力。什麼事自我認知?知不知道自己遇到的問題是什麼,遇到的困難是什麼?如果沒有相關的能力,其實他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關注及支援。例如:一個孩子具有很高的認知能力,但適應能力很弱,不太清楚自己的問題及處境,如果把它放入一間學術要求很高,但支援很少的學校,他首先需要適時調節自己,適應下新生活,但最大的問題是,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跟學校是格格不入的,更不明白自己的行為不受其他人理解,那他又如何改變自己,適應學校,再跟隨學校的高水平學術教育呢?
如果認知不差,朋友也很多,但是安坐能力非常弱,那應該如何選擇小學?如果安坐能力真的很弱,但其他範疇發展符合水平,家長要做的應該是跟醫生商討,在藥物的幫助下,孩子的安坐程度會提升。而且,個人會建議小朋友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外屏職業治療服務的學校,因他們會提供執行功能的訓練,有的時候這裏小朋友缺乏的就是執行功能訓練。當然,如果家長有相關資源,你們也可以在校外自行尋找有關專業的意見及服務,和支援小學的適應及表現。
近排有不少家長問到積木哥哥一些升學意見,特此出一篇文章為大家分析當中原因及選擇的考慮因素。歡迎你提問積木哥哥!